重庆邮电大学教授刘群:区别AI与智科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发布时间: 2024-04-04 来源:智能计算领域

  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2021年1月~4月,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概况汇编(2021版)”荣誉出品,《汇编》130万字左右,首次收录全国162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等。同时,《汇编》收录了71位专家编委寄语,现予以公开发表,以飨网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探讨研究和应用的如火如荼,我国高校也持续不断地兴起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和人工智能专业申请的热潮,以适应满足服务社会的需求。重庆邮电大学于2018年与科大讯飞共同成立了重邮讯飞人工智能学院,2019年申报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诚然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建立有利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提升,但是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如何区别于现有专业的培养方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以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重邮讯飞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后,两个学院确是一套班子。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9年开始成立的,2020年该专业获批国家级双一流本科专业,并于2020年10月开始正在申请工程认证。

  学院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定位是人工智能专业偏向于应用,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于理论。招生上,人工智能专业作为精英班,生源来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只招收了一个班的生源,它的培养方案不同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区分二者的培养方案,由于还没有毕业生,培养方案是否完善也是学院正在不断探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在人工智能最核心、最原创的内容方面贡献不多,基础性、开创性研究能力还有待提升。作为新技术策源地的高校,如何为AI的长远发展打下厚实的人才基础,是一定要重视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很多知识融会贯通,不是说只学一两门课就真的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怎样在本科阶段就能打好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可能要在一个新的教学体系下通盘考虑。从四年的课程设置来说,首先必须考虑到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例如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表示与处理。再考虑技术层,比如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分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还有很多相关支撑理论,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神经网络原理等。还有必不可少的实践平台,比如机器学习实践平台、深度学习实践平台、机器人、数据分析实践平台等。所有的这一些内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总结经验,形成人工智能专业成熟的人才教育培训方案。

  刘群,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邮讯飞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副秘书长。1991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武汉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重庆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近20篇SCI/EI检索国际期刊论文。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科研方向是非线性理论、社交网络、数据挖掘。所教授的课程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数据挖掘基础》。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汇编》(2021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50页,130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62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71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汇编》(2020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11页,125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56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58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赋能实验室》汇编出炉!首批推介18家企业解决方案助力高校,33位专家麻辣点评。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赋能人工智能教育》全书约40万字,第一次集中反映了我国215所高校校长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理念及学科建设方案。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积极组织材料、牵头编制了《全国重点高校发展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报告》(2016~2020)(简称:报告,150万字,75所重点高校)

  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大全,615页,是业界第一本全面汇总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黄页”,全面反映2010年~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新增专业名称及专业调整方向。

  赋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120位校长,第一本关注校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时代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