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热带的暑气还未消散。青山与绿水连成一线,碧波荡漾的澜沧江上,华能澜沧江公司景洪水电厂的清漂船正在打捞漂浮物。被打捞上来的库区漂浮物再经过清运、分拣、破碎、渥堆发酵,最后变成有机肥反哺雨林,串起一条绿色生态之链。
华能澜沧江公司景洪水电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上游5公里处。近年来,景洪电厂不仅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中闯出新路,也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探索出“电航一体,运维检合一”管理模式,让景洪电厂在检修、运行、管理、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提升,助推“一流水电厂”建设。
在库区清漂船的一侧,便是景洪电厂的标志性工程升船机。这不仅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具备极其重大作用的通航设施,也是云南省热情参加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举措。
景洪电厂不仅以发电为基本功能,还兼具通航、防洪等综合功能。如何协调发电、防洪与航运管理的冲突?这就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做好“一盘棋”谋划。
“接管升船机以来,我们把水电站的发电运维管理方法融入进来,形成‘电航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此外,还推进了运行、维护、检修‘全链条’核心技术的实践创新,先后完成30余项技术改造。”景洪电厂运维部运维班副班长陈阳介绍。
依托各项技术改造和“电航一体,运维检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景洪电厂在设备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和技术管理上做到有机统一。陈阳介绍,船只单次过坝时间由原来的最多4个小时缩短至目前的平均50分钟,各系统安全稳定性显著提升。
为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重点科技项目聚集,景洪电厂还探索出了“党建引领、机制支撑、注重首创、激励保障”的创新管理体系,让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量、质双升。
在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工作中,景洪电厂积极推行“123” (1个统领、2个完善、3个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营造科学技术创新氛围、培养科学技术创新队伍,聚力科技项目攻关,攻克生产管理技术难题,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景洪电厂完成了华能睿渥HNICS-H316系统推广应用项目联合研发工作,并有效应用于主厂房桥机、主变技术供水国产化改造。“项目于2021年11月启动联合研发,到今年6月份,景洪电厂所有设备均已完成改造并运行良好。目前的新系统实现了软硬件设备的全国产化,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极大的提升。”景洪电厂运维部副主任徐瑞介绍。
在景洪电厂智慧库坝运维中心,数智化管理手段给库坝安全监测安装上了“智慧大脑”。
“我们将简单的监测系统转为数智化监控系统,针对景洪水电站特有的‘坝—厂—楼’实际运行特点,开展‘坝—厂—楼’复杂工况运行安全智能联动评估,实现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快速汇集、测点分析、综合评判、应急响应等在线管理功能。”景洪电厂水库部水工班班长孟欢介绍。
景洪电厂创新涌动的管理模式和氛围也激发了干部员工们的创新活力,创新成果加速涌现。近年来,共形成各类职工创新成果4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及多项发明专利。
下一篇:一篇文章搞懂一个系统之电商系统